好听的歌会绕梁三日,优秀的课将影响深远。
听语文教师闫应光的公开课已经是几天前的事了,但课上的一幕幕画面还时常浮现在眼前。那是一种力量,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一直在启迪着我、激励着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希望自己能够从闫应光的语文课堂探究一点规律,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
是唤醒孩子的内心
我们总会抱怨学生上课时“人在心不在”,有时叹息自己面对这样的学生没办法。在闫应光的课上,我发现了一个好方法:课前5分钟演讲。
闫应光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情,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可以规范他们的仪容仪表并培养他们的自信,还可以发掘学生对自己的高要求。闫应光精心设计每堂语文课的演讲活动,演讲的话题是精心选择的,是师生深有体会并感兴趣的,是学生一起推荐的。这样的演讲,学生自然会感兴趣,并乐于参与其中。
这堂课上,听学生刘京荆关于“广播操”的演讲,我感觉学生的内心是开放的,是感动的,是共振的。更可贵的是,其他学生可以在听完演讲后发表看法,并提出中肯的意见。他们不只是听众,更是课堂的主人。
是教师的引导和示范
营造好课堂氛围后,重要的环节开始了:学习新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新方法,形成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让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疑惑给出示范、解答和点拨。
之所以把教师的示范和点拨作为一堂好课的关键,首先是因为这些方面最体现教师的功力,最能直接影响课堂的质量。教师的学养是否深厚,基本功是否扎实,备课是否充分,课堂经验是否丰富,甚至教师的性格、习惯,都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这方面,闫应光也给出了示范。这堂课的主题是“写景状物的方法”。首先,闫应光分享了自己对写景状物的感悟,并总结为“写景三法”:确定主体,形色结合;迅速辐射,动静结合;展开联想,诗意感官。为了让学生有更直接的体验,闫应光用实例针对“写景三法”加以示范说明。闫应光按照“三法”的写景作文脱口而出,学生或惊讶,或敬佩,或赞许,或沉思。此时的闫应光就像一位高超的艺术家,部分学生已经拿起笔跃跃欲试了。
爱尔兰作家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想,这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知识,更要通过教师的适时示范、点拨,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
是学生主动学、思、习
如果有人问我,用一个词语总结闫应光的课好在哪里,会是哪个词语?我第一个想到的词语是“自主”,是学生主动地学、思、习。
我一向认为,人人内心都有一只隐形的笔,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将我们的所感所悟在内心表达。但内心的语言若没有情感的参与,就很难输出到纸张上。因此我认为,内心的语言输出时,要经历两个处理器:一个是情感处理器,一个是思维处理器。写作指导中,教师的作用之一,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我想试试”“我愿意”的情感自主状态,进入“我想搞清楚”“我愿意付出”的思维自主状态。
在闫应光的写作指导课上,师生是全身心的投入,是情绪与思维的迸发,是才思的自如游走。在闫应光的课堂,有学生也存在畏难情绪,但他会给予适当的指点和鼓励。这些鼓励,帮助学生勇敢地推开自主学习的大门。
主动的态度是写作的阳光,是学习的阳光。当阳光照亮心房,内心的活水就会在指尖跳跃,瞬间在纸上闪亮。
是个人在团队中成长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成功的保证。无论是上课前准备课本,还是上课时记好笔记,这些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容易的,我觉得要靠团队的力量,要靠集体的影响。
具体到一堂好课,良好有序的课堂纪律是保障。良好的课堂纪律如何培养?靠团队。一些孩子上课调皮,靠“一对一的盯”“一对一的管”,往往不会有太好的效果。但靠团队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就很容易矫正。
一堂好课的保障,就是个人在团队的帮助下不断成长。作为语文教师,闫应光做了一件平凡却伟大的事情——让学生喜欢上了汉字,喜欢上了中文,喜欢上了读书。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初中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