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雁过留声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余杭科学——浙教版《科学》教学资源网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组图]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切记:”欲教子者先正其身“         ★★★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切记:”欲教子者先正其身“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切记:”欲教子者先正其身“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59 更新时间:2016/5/23 10:34:55

所谓家庭成员群体的影响教育

就是在家庭中,成年人和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在一起时,每个成年人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随时随刻都在影响和教育着未成年的孩子。其言行好坏完全会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一切,自然走上思想、行为健康的发展之路;有的会扭曲孩子心灵,导致思想发育不良,失掉自信心,破罐子破摔;有的甚至会导致孩子成为社会的罪人。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成员的家长,特别期待并渴望子女成龙成凤,因而,教育孩子时的方法也不拘小节,只求大道,不注意家庭群体中每个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或是许愿重奖,或是拉远距离打比方、训导孩子,或放纵孩子铺张浪费,闹出好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教育非但毫无效果,反而致使孩子心灵扭曲,心理变态。



有这样一则并非笑话的笑话故事讲:一个家长中父亲为鼓励儿子考出好成绩,出口就说:儿子,只要考了一百分后,就奖一百块钱,结果独生儿子仅仅考了个及格。父亲看了成绩后大骂儿子笨蛋。儿子倒觉得很轻松,考试不错,还可得到60块钱的奖金,伸手向父亲钱,搞得父亲气不打一处来。儿子的理由还很充分,100分得奖金100元,10分就是10块钱,60分当然要得60块钱的奖金。这种许愿式的重奖之法非但没有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反而还滋长了孩子产生以此向家长索要奖金的负面效应。

 
       有一位家长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拉远距离打比方说:“美国的总统林肯在孩子这么大时,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孩子听后很不以为然,反唇相讥地问母亲说:“林肯在您这个年龄时已是国家总统了。”这位母亲被孩子反问的无言以答。殊不知这种拉远距离打比方的教育完全给孩子造成了一种逆反的心态。其实,家长在打比方时,拉近距离,就举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孩子,也许效果要好得多。

 
     家庭成员中,若有人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者,也会给孩子造成对待什么东西浪费了不心疼的习惯。有一家长带孩子上超市买东西付款后,当时有硬币掉在地上,孩子去捡反而被家长拉住,说硬币不好保管,掉了就算了。这样的言行无疑是放纵孩子浪费,对钱不心疼,久而久之,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就养成了,花钱如用水一样。

 

   家庭是教育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其平时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孩子授课。国外有教育家讲:“教育上的错误和错配了药了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允许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甚至还会延续到无数代代后人。在美国就有这样两个这样的家庭,一个是著名的哲学家爱德华的家庭,在他家一代又一代人中,由于家庭成员群体良好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八代子孙中出了100多位教授,13位大学校长,20多位参议员,还有1位国家副总统。而另一个家庭的始祖莱克,他本人就是一个大酒鬼、赌棍,在他八代子孙中出了7个杀人犯,60多个盗窃犯,300多个乞丐。这两个例子充分阐释了家庭成员群体影响及教育作用是巨大无比的。

鲁迅先生说:“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由此看来,家庭成员群体影响及教育作用是一件非常神圣而又慎重的大事,家庭每一位成员决不可小视,如若掉以轻心,就会铸成大错,贻误孩子一辈子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余杭科学 Copyright © 2014-2018 余杭科学 http://www.yhkx.net http://www.yhkx.hk Powered by: 余杭科学
    公安机关备案号:33011002011617 站长:sweid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05037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