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的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总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时期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三个代表”在学校实践的重要体现,便是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师德自古以来便为人所重视,古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名言,教育家孔子,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师德形象。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志向远大,追求上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公平待生,严慈相济,堪称师德形象的典范,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新世纪,社会对教师师德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一.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师德
1. 爱岗敬业,精心施教。敬业精神是师德的基础,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学习江泽民关于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效益有深刻的理解,要产生一种崇高感、荣誉感、责任感,确立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理想,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奠定崇高师德的基石。
2.
品德高尚,为人师表。教育是师生之间人与人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以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铸造人格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一名优秀教师的思想道德,会给学生带来长久的、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很多对人类科技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科学家,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时,无不谈及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终身影响。
3.
博学好学,严谨治学。高校教师应当是某个专业方面知识渊博,业务精通,崇尚科学的典范。在教学过程中,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理论,高水平的学术造诣,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同时还应当勤奋好学,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无时不刻都应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先进知识,还要对教育方面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有所掌握并能应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发展的节拍。严谨的治学态度,能使教师更好地钻研业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4.
热爱学生,公平待生。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把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平等待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要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严慈相济;要客观地评价学生,不抱成见,不打人情分;要对学生赏罚分明,要做到有据有度;要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不偏袒一方,责难另一方,应分析原因,以教育为主妥善处理。
5.
团结协作,关心集体。树立正确的全局观念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教师也要互相尊重,团结协作,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
二. 师德教育是高校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
作为培养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水平,与师德中的博学、敬业息息相关,所以,高校的师德教育应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体现。
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品德高尚,而且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所以高校的师德教育也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体现。
教师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就是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师德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是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楷模,还应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高级工程师。其“劳动产品”——人才,能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迈向共产主义的步伐。所以,高校的师德教育还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三. 高校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是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建立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制度,考评监督制度,奖励约束制度和内部自律制度,使师德建设规范有效。
1.
加强师德教育培训制度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行为规范》是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师德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平时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热爱学生,以身立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形成一种刻苦努力,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2.
加强师德考评监督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和社会监督作用,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保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别人和社会监督,使为人师表的教师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考评,是教师德才表现和工作成绩的综合检查,对教师本身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应采取民主公开的方法,积极建立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这样更能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形象,从而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体现完美的师德。
3.
加强师德激励约束制度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靠学习,也要靠激励约束。教育是基础,激励约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激励就是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建立师德标准;约束就是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对于品德不良,师德败坏,社会影响恶劣的教师,坚决取消其教师资格。从而在道德和纪律的约束下,教师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4.
加强师德内化自律制度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关键在于建立内化自律制度,内化就是教师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行为准则,将外在的约束和要求转化为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自律就是无论是否有外在的约束或监督,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自愿地遵守规范。内化自律制度的建立,使得教师在行动中遵循这些规范时,内心会感受到欣慰和愉悦;如果违背了原则,就会内疚和自责。有了内化自律制度,就可使教师对自己的言行认真起来。
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行这有效的规章制度,我们相信: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一定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