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70年代,许多化学家都曾研究过空气的组成,普利斯特利是其中之一,他曾制得了氧气这种能帮助燃烧的新气体,可是仍然用“燃素”来解释这种气体助燃的原因。这激起了拉瓦锡的兴趣,他不认为是这样,于是把手头工作放下来,开始了燃烧的实验。
拉瓦锡在曲颈甑里放进一定量水银,曲颈甑口同玻璃罩内水银面上的空气相通。将甑放在火上焙烧,发现甑内水银面上生成红色鳞斑状的水银烧渣。过了12天后,烧渣不再增多,于是,停止加热。
这时候他发现甑内空气的数量减少了五分之一,而且甑里剩下的气体,同空气完全不同。他把一块燃烧的木片放进去,结果火立即熄灭了。他又把苍蝇放进去,结果苍蝇很快就死掉了。
五分之一的气体到哪儿去了?为了揭开这个谜,拉瓦锡把甑内水银烧渣收集起来加热,结果又得到水银和一种气体。经过测定,这种气体的体积,同加热水银时消失的空气体积相等,而且比一般空气更有利于燃烧。
实验证明,只有这种“火空气”能支持燃烧,金属在焙烧后变重,是“火空气”化合到物质中,而不是有什么“燃素”的缘故。
燃烧的木片怎么会熄灭?苍蝇怎么又会死?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拉瓦锡又做了个实验,他把麻雀放进玻璃罩下,里面是普通的空气,结果这只麻雀55分钟后就晕倒了。把麻雀从玻璃罩下取出来,过一会儿麻雀又苏醒过来了。然后他又把老鼠、其他鸟儿放进麻雀呆过的玻璃罩里,结果也都很快窒息。 于是拉瓦锡又进行了一个实验:他先准备好两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玻璃罩里的空气通进一杯石灰水里,石灰水很快变白了;把金属焙烧剩下的空气通进另一石灰水里,石灰水却没有变浑浊。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拉瓦锡得出一个结论,他认为,呼吸是动物从空气中吸入“生命的空气”,呼出那种能使石灰水变浑的“化合空气”,生命机体的呼吸仿佛“燃烧”那样,如果没有“生命的空气”——“活空气”,动物就无法活下去;物质也就不会燃烧。燃烧的结果是物质和“活空气”不见了,而出现了新物质。后来他又根据许多氧化物变成酸的事实,给“活空气”取名为氧。
氧气的发现彻底摧垮了“燃素论”,从此现代的化学体系开始建立,近代化学迅速发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