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科学网——>新课标科学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临界温度及“气”与“汽”的区别         
临界温度及“气”与“汽”的区别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81 | 更新时间:2006/8/19 | 文章录入:sweid1818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我们常在有关书籍和报刊中看到:蒸汽、汽轮机、汽化……这些词中的有水旁;而气球、氧气、空气这些词中的没有水旁。这是为什么,要说明这个问题,还须从物质的临界温度谈起。

  要使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可以用加大压强和降低温度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能否使所有的气体液化呢,早在19世纪中叶,包括法拉第在内的许多科学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相继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变成液体。但是氧气、氮气、氢气等一直不能被液化。于是,人们不得不把这些顽固派称为永久气体

  1869年,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有趣而且有很高科学价值的现象:要想加压使二氧化碳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等于或低于311;高于311时,压强无论怎样加大,也不能使它液化。实验表明,氯化氢、氨气等气体也有自己的特殊温度,只不过氯化氢是515,氨气是132罢了。这时,科学家明白了所谓永久气体氧气、氮气等也有自己的特殊温度,只有将它们的温度降低到这个特殊温度,加大压强时才能使它们液化。但是这些气体的特殊温度很低,当时还达不到这样低的温度,所以无法使它们液化。随着低温技术的不断提高,顽固派也一个个被液化了。1908年,氦气最后也被化了。每种物质的特殊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的临界温度:

 

物  质

临界温度(℃)

物  质

临界温度(℃)

2679

氯化氢

515

240

132

147

144

1188

乙醚

194

甲烷

83

乙醇

243

二氧化碳

31

374

 

  通常把在临界温度以上的气态物质写作,对压缩时,它不可能被液化;而把临界温度以下的气态物质写作,对加压有可能被液化。同一物质的在分子组成上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气和汽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出于习惯,人们常把室温下处于液态的物质如水、酒精、汽油等的汽化物写作

   

欢迎大家上传原创资料,每上传一份试卷(有答案)可得至少660点~990点(或以上)的点数(1:6~1:9),其它文章每份可得330~550左右的点数,若不会上传,请发至邮箱:sweid@163.com(并写上您在“自由交流区”中的用户名,以便加点)。

   
   
郑重声明:本站提供的教学交流平台,其所有资料均由广大教师或网友上传的,而非工作人员从它处网站收集而来。请不愿将自己作品共享的老师自己做好版权维护工作,防止自己作品落入他人之手,如发生版权纠纷,在能够认定该作品版权的情况下,本站将会积极配合版权维护工作,希望大家的支持。
 

上一篇文章:飞去来器是如何去而复返的
下一篇文章:人的发声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编辑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4届九…[721]
 2014年第一次模拟试卷(到第…[692]
 2013年下半年初中科学九年…[620]
 乌牛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620]
 七年级上科学提高训练1-5相…[679]
 
 2014杭州中考复习会议化学…[820]
 2014杭州中考复习会议生物…[614]
 2014杭州中考复习暨名师展…[651]
 2013年春季浙教版初中科学…[2100]
 2012年秋季浙教版初中科学…[2260]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