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探究
吴志能 (518103)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中学
摘 要:本文以建构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依据,结合自主学习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自主学习教学中学法指导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在实际教学中学法指导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的在于与同行分享实施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学力结构、学习方法
学法指导是学习方法指导的简称,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1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意义
1.1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因,而不在于事物的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外部条件,内因决定外因。毛主席说过:“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是变化的条件,是外因;而学是变化的根据,是内因,教要通过学起作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教师的教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同时,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指导下学的,这充分体现了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教与学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因此,教法的改革应以学法指导为重点。
学习方法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教育评价专家桥本重汉认为,学力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认识要素,主要包括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记忆能力;情感要素,主要包括兴趣、爱好、意志等;技能要素,主要包括阅读、书写、笔记、口语表达、听、计算、实验、积累资料的技能及良好习惯。在这学力结构三要素中,学法起着基础作用,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都离不开学法。如果学法掌握得好,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日益增强。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人说得好,“学贵有方”。学法指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1.2 学法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法指导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智育和德育双重职能。首先,学法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它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学习教科书的基本技能,而且会自学教科书以外的知识的能力。其次,学法指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它通过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调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使学生由厌学、弃学到愿学、会学的参与教育过程,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使学生按教育方针要求成长,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学法指导是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也才能掌握更多新知识,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1.3 学法指导是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埃德加·富儿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就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来看,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的教法不管赋予何种名称,它们的明显特征就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强调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并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基础,使教法与学法结合起来,授学法于教学的全过程。正如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这种现象标志着“教学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的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即由教师的‘教’为重点转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重的研究方向上来。”
2 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方法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用学法决定教法,教法渗透学法”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下介绍在生物教学中学法指导的几种方法。
2.1 讲授法 把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即直接指明),让学生照法实践。
在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时,可以告诉学生教科书里面的插图有三种,有生态图,有结构图,有功能图。在观察插图时首先要抓住图的性质。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插图时目的明确,减少盲目性。
如在学生观察标本的实验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观察标本的一般方法有:①顺序观察;②对比观察;③表述观察;④摹像指示观察。
讲授法简单省事,能使学生目的明确,减少盲目性。但单纯的讲授不易发挥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讲授法常常用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某种学法,特别是对初一的学生。
2.2 提示点拨法 有的学法,只要教师在适当时机加以提示、点拨,学生就能抓住要领,迎刃而解。
在教《人体生理卫生》时,学生普遍感到人体生理卫生的内容烦琐难以把握。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告诉学生,《人体生理卫生》所授的内容是有规律和条理的,就是它每一节课的都是按系统→器官→结构→功能→卫生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学生在掌握了这个规律后,对他们课后的复习和章后知识的整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提示点拨法常用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此时揪准机会予以点拨,从而使学生“眼前一亮”而“豁然开朗”。此法的使用,适用任何对象,关键是教师选择好时机,“待机而动”。
2.3 思路法 学习方法很大一部分属于思维方法。所以,理清思路教给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学法指导的基本内容,也是重要方法之一。
如概念的学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套学习概念的思路。第一是概念的内涵;第二是概念的外延;第三是概念的“活化”,即举例说明。
如阅读教科书,教师应该给学生指明阅读的基本思路就是“瘦身”,把一本书由“厚”变“薄”,训练学生在阅读时如何提炼观点,如何“提纯”内容。“新陈代谢”一章有一段约200字的前言,叙述什么是新陈代谢。由于这段课文写得简练、抽象、概括,学生很不容易“消化”,但如果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会对这段文字进行分析,提纯要点,归纳出这段文字的要义是:一个定义,两个作用,两种代谢,一个更新。学生就容易理解并记住了。
思路法其实是学习的一种策略,一种学习规律的把握。教师把这些“规律”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4 比较法 即对学习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比较系统的学法。
如在学习脊椎动物五个“纲”的内容时,如不引导比较归纳学生就会感到知识零乱烦杂,既不利于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又不利于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相反,如果把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在生活的场所、体表覆盖物、心脏的结构、呼吸特点、生殖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学生不但能够牢固掌握这五个“纲”的主要特征,并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进化”的进化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生物的进化观。
以上是学法指导的几种方法,教师可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明道路,使学生少走弯路,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主编,《学法指导艺术》第67页,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02年5月第4次印刷;
[2] 徐仁静主编,《中学生物创新教法》第172页,学苑出版社,北京,1999年8月第1次印刷。
附:个人简历
姓名 |
吴志能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64.4 |
籍贯 |
英德 |
学位 |
大本 |
职称 |
中一 |
邮政编码 |
518103 |
电话 |
(0755)27384210 |
职务 |
学校教研员 |
电邮 |
wzn@szfyzx..vicp.net |
工作单位 |
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中学 |
通讯 |
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中学 |
主要研究 |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