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科学网——>新课标科学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开展校本科研  推进课程改革         
开展校本科研  推进课程改革
[ 作者:cxa138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765 | 更新时间:2005/4/18 | 文章录入:cxa138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开展校本科研  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工作应如何开展?这是所有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为市级课改实验学校,上个学期,我们立足校本科研,以科研促课改,以示范促均衡,积极推进了课程改革实验。对学校教科研工作如何适应新课程做了有益的探索,总结过去,我们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有了创新和突破。

一、渗透新理念,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科研管理制度

1、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理念,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我们把校本科研管理与教师培养结合起来。我们把学校教师分为三个层次:新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学者型教师,实行层次性管理。

 

科研目标层次

课题研究层次

过程管理层次

新教师

站稳讲台,科研重点是怎样把所学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尽快转变角色。

校级

骨干教师负责,实行技术性管理

骨干教师

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科研重点是通过课题研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教学思想,教学实践。

区级

专家型教师负责,实行推广应用管理或技术性管理

专家学者型教师

总结成功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科研重点是市级以上课题,带头教改,探索新方向。

市级以上

学校领导负责,实行推广应用管理

实行以上层次管理,是我校教科研工作大众化,形成群体研究,同时,又使老师们合作研究,优势互补。

2、实施“十个一”工程,努力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实施新课程后,我们越来越明确的认识到,作为省级示范初中,市课改实验校,其教学应该是科研型的教学,要想使教学上水平,必须提高教学过程的科研含量。因此上学期,学校在原来“五个一”的基础上,推出了“十个一”工程,要求教师每学年做到:参与研究一个课题,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一个优秀教案,开设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出一份渗透课改理念的试卷,设计一份好作业,制作一个优质的教学课件,接受一次理论或业务水平测试,精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一篇教学总结。我们还制订了“十个一”工程的验收条例,与进修学校申请学分相结合,促进教师走上科研之路。

二、加强立项课题研究,推进课程改革步伐

1、新课改全面展开后,为了完成课改实验目标,我们把课改实验工作建立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做法如下:

我们参考市区《课题指南》,结合本校实际,把课程改革8个方面的目标,转化成6个领域课题研究形式:a.新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与教学制度的重建研究;b.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研究;c.与新课程、新教材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研究;d.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e.现代教育技术研究;f.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并列出校级的《课题指南》。

立项课改课题的目的并不在于出多少科研成果,只是借助科研程序与方法来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让课程改革工作一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课题研究的价值趋向也在于解决学校、教师课改中的实际问题,而不在于出多少论文或报告。这是我们立项课改课题的一个出发点,也是把看似常规的课改工作纳入科研轨道的积极探索。

2、在抓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做好“双攻”、“双抓”工作

双攻:(1)合攻团体课题:去年我校、市、区校立项课题共有14个,但我们把市课改联系校布置的课题《课程改革——教科研——教师发展》作为团体主攻课题(它是一个综合性课题,是全校大部分教师参与的课题,它能围绕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在这个课题下,设课堂教学、课程资源、师资建设、科研管理四大主题,使全校各级各类课题分类归口到4个课题下。这样,全校各课题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以提高教科研实效。(2)主攻重点课题:上年度,我们在组织课题研究时力争做到“点面结合”。面要广、点要清,对一些急需攻克的研究课题,无论在人员配置,还是在技术支持上都应有一些倾斜政策。比如上学期我校重点做好省级课题《城郊结合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市级子课题《初中英语分层合作教学》、市级课题《用几何画板辅助中学数学教学》、市级课题《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设计》等4个课题研究。同时,也特别重视过程管理,期末还要进行课题组量化考核,评比出先进课题组和先进个人。本学期我校准备重点抓《网络环境下校本科研工作及策略研究》

双抓:(1)抓好示范课题研究,分三类:一是学科性示范课题,二是方法性示范课题,三是方向性示范课题。示范课题要求在计划制定、研究过程、成果质量等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2)抓好典型课题研究,即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具有前沿性、新颖性、创造性的课题。

三、以示范促均衡,及时推广科研成果

1、科研出成果,科研出名师。2003年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5位教师被评上中学高级教师,7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教坛新秀,4位老师被确定为省、市研修班培训对象,还有8人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2)两位老师被评为市级教科研先进个人,其中王小敏副校长被推荐参加省里先进教科研个人评比,学校被评为市级先进教科研集体。

(3)论文发表11篇:国家级刊物3篇、省级发表5篇、市级3篇。

(4)省、市、区级教研室论文评比,获奖共44篇,其中有1篇获省二等奖,4篇获市一等奖,3篇获市二等奖。

(5)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上,我校也迈出了第一步,叶乃芳老师编写的《小明初中生活历程故事承讲》填补了我校校本教材的空白,另外,有关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音乐美术乡土教材等校本课程也在编写过程中,估计本学年会完成。

2、科研促进了我校优质教育,但科研不应该是阳春白雪,空谷幽兰,它必须走出学校,真正体现我校的示范性。因此,上学期我校注重推广科研成果。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法,即“全面引导、总体示范;送教下乡,典型示范;教育扶贫,重点示范”。

(1)全面引导,总体示范:a.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开放观摩日”,欢迎家长、外校老师来听课观摩;b.参加区进修学校课改论坛,林中文校长向全区作课改经验介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c.上学期末,承办了温州市课改联系校“课改论坛”,介绍了我校课改实施情况;d.定期编辑《课题与推广》小刊物,推广成功的课题研究成果;e.出版了1本课改专集。

(2)送教下乡,典型示范:上学期我们在区教研室的组织下,派骨干教师到仙岩二中等学校上研究课、示范课,受到了兄弟学校的欢迎。

(3)教育扶贫,重点示范:我们响应市教委号召,与文成二源中学建立了扶贫关系,不仅经济上给予支援,而且教育教学上也给予扶贫。上学期我们派骨干老师去上示范课,带徒弟,这学期文成二源中学计划派一名干部到我们学校挂职锻炼。

上学期,我校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教科研领域与上级的要求、与素质教育、新课改要求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与我区一些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我校教科研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管理机制还不顺,科研工作还处于低水平的层面。因此,这学期我们准备多学习新理念,在注重教育科研的校本化研究,完善“课题规范化、活动常规化、奖惩制度化”思路,从而更好地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欢迎大家上传原创资料,每上传一份试卷(有答案)可得至少660点~990点(或以上)的点数(1:6~1:9),其它文章每份可得330~550左右的点数,若不会上传,请发至邮箱:sweid@163.com(并写上您在“自由交流区”中的用户名,以便加点)。

   
   
郑重声明:本站提供的教学交流平台,其所有资料均由广大教师或网友上传的,而非工作人员从它处网站收集而来。请不愿将自己作品共享的老师自己做好版权维护工作,防止自己作品落入他人之手,如发生版权纠纷,在能够认定该作品版权的情况下,本站将会积极配合版权维护工作,希望大家的支持。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2003学年皋埠镇中科学教研组工作经验总结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编辑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4届九…[721]
 2014年第一次模拟试卷(到第…[692]
 2013年下半年初中科学九年…[620]
 乌牛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619]
 七年级上科学提高训练1-5相…[679]
 
 2014杭州中考复习会议化学…[819]
 2014杭州中考复习会议生物…[613]
 2014杭州中考复习暨名师展…[651]
 2013年春季浙教版初中科学…[2099]
 2012年秋季浙教版初中科学…[2259]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