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1Na
22.99 |
12Mg
24.31 |
13Al
26.98 |
14Si
28.09 |
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C.Mg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3 D.Si元素的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
2.“归纳推理”是科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则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4.某同学学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
5.下列有关学科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观:氢氧化钠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B.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D.守恒观: 碳和 氧气充分反应可得 二氧化碳
6.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分子、原子、离子以及元素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7.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可以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钠离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8.2021年3月20日,有关部门发布了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通报新出土金面具残片、象牙、各种青铜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考古学家应用C-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12和C-14的质子数相同 B.Cu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4g
C.青铜是一种纯净物 D.可根据金面具中的C-14含量测定其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