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知识提纲
《化学模块》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化合价】
一、分子运动论
1.物质由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宏观表现为扩散。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如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的总体积。
4.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常温下,针筒内空气体积不易压缩也不易增大,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知识拓展】
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宏观扩散也越快。反之,分子运动越快,物体的温度也越高。
2.气态物质分子间距大约为其固态、液态时分子间距的10倍,所以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约为液态时的1000倍。
3.气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两者达到平衡后,就能保持一定的间距,也就使气体保持了一定的体积。
二、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物质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某些化合物:CO2、NH3、CH4等;②某些气态单质:H2、O2、Cl2等。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①所有的金属单质:Au、Ag、Cu、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C、Si等;③稀有气体:He、Ne、Ar等。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NaOH、NaCl、CuSO4等各种碱和盐。
三、原子的结构
1.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铅球模型或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发现电子):西瓜模型或葡萄干面包模型。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核式结构模型或行星模型。
玻尔:分层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