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人体感觉的说法中,不科学的是( )
A.酒鬼干不了品酒师的职业,是因为刺激多了,味觉灵敏程度降低了
B.听觉形成的途径是: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C.不透明的物体反射的光经过瞳孔和晶状体,但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D.当手指被割破时,有报警作用的感觉是痛觉
2.如图所示为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使用时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耳机声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固体 B.气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气体、固体
3.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小东能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乙图:笛子发声是靠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说明声源可以是气体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最终还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纸板划得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声音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5.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的振动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的振动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快
D.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6.成语“闻鸡起舞”原意为早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人体对公鸡鸣叫产生听觉的位置是在( )
A.大脑 B.鼓膜 C.耳蜗 D.前庭
7.小华在“打呵欠”时,听不清或听不到老师正在讲课的内容,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
A.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收 B.听小骨的振动
C.鼓膜的振动 D.听觉神经传导声音信息
8.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烛焰,现保持小孔和蜡烛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若内筒位置不变,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B.若内筒位置不变,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C.若向右拉动内筒,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
D.若向左推动内筒,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