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浙江金华·二模)为探究硫氰化钾(KSCN)和氯化铁(FeCl3)反应的条件(已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某校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如下操作:转动Y型管,使两种溶液混合,混合液迅速变成血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该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的实验现象是①混合液中没有生产气泡,② ;
(2)该反应一定没有H2O生成,理由是 ;
(3)大家一致认为:生成血红色物质是该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条件,红色物质的化学式是 ;
(4)一部分同学认为该红色物质难溶于水,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该红色物质能溶于水,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2.(2024·浙江金华·二模)冬天坐在马桶上感觉非常冰凉,某学习小组展开“自制智能电热马桶圈”的项目化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一为部分评价指标。
表一:评价量规
评价维度 |
评价等级 |
优秀 |
良好 |
待改进 |
升温维度 |
人坐在马桶圈上面后5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无法上升至30℃ |
节能性 |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mA |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范围在50-100mA |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大于100mA |
图甲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 , 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变化随如图乙所示。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表所示,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40mA时衔铁被吸合,工作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在电流小于20mA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20V, 。(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表二: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温度/℃ |
20 |
25 |
29 |
32 |
34 |
35 |
36 |
37 |
38 |
40 |
42 |
44 |
阻值/ |
25 |
50 |
75 |
100 |
125 |
150 |
175 |
200 |
225 |
250 |
275 |
300 |
(1)为使该智能电热马桶圈在保温状态功率是加热状态时的十分之一,则 的阻值为 Ω。
(2)当体重为40kg的小金坐在马桶上时,马桶圈的温度最高能达到 ℃。
3.(2024·浙江舟山·二模)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水等液体吸收CO2实现减碳目标。某科学小组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这一课题开展了探究。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气体在水和食盐水中溶解能力相同吗?
【建立建设】二氧化碳气体在食盐水中溶解能力更强。
【实验设计与操作】
(1)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2)关闭K1,打开K2、K3,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CO2,且每隔一段时间测出丁烧杯中液体的体积,测得数据如下:
时间/min |
0 |
0.5 |
6 |
12 |
24 |
48 |
排水法时丁中水的体积/mL |
0 |
2.5 |
14.5 |
23 |
34 |
41 |
排盐水法时丁中盐水的体积/mL |
0 |
1 |
7 |
9.5 |
11 |
12 |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能用排水法收集CO2的理由是 。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在 中溶解能力更强。
(3)小组同学想了解水吸收CO2后溶液的酸碱性情况,在实验中做了以下操作,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
丁装置中溶液 |
丙装置中溶液 |
pH |
6.50 |
5.60 |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实验反思】海洋封存CO2后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 (写出一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