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东汉说唱俑 B.龙纹铅饼币 C.“郫”字青铜戈 D.黄金面具
2.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酸碱性,酸性越强的水果对牙齿的损伤最大,下表是四种水果汁液的pH,其中对牙齿损伤最强的是( )
水果名称 |
杨梅 |
蜜桔 |
文旦 |
西瓜 |
汁液的pH |
2.5~3.5 |
4.0~5.0 |
4.5~5.5 |
5.5~6.5 |
A.杨梅 B.蜜桔 C.文旦 D.西瓜
3.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在选择铸造纪念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导电性 D.金属的延展性
4.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一个微型发电机,转动球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是( )
A.电能 B.光能 C.化学能 D.机械能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选项( )
选项 |
物质 |
性质 |
用途 |
A |
稀盐酸 |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
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
B |
熟石灰 |
碱性 |
降低土壤酸性 |
C |
氢氧化钠固体 |
易潮解 |
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
D |
甲烷 |
可燃性 |
作燃料 |
A.A B.B C.C D.D
6.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项目化学习:暖贴中的科学】
冬天,轻便的暖贴是常用的取暖产品.能否通过对暖贴的研究完成暖贴的设计与制作?在老师带领下,小科开展了项目研究,项目历程如下:
猜测暖贴的发热成分 |
→ |
探究暖贴的发热原理 |
→ |
确定暖贴的主要成分配比 |
→ |
暖贴的设计、制作与展示 |
小科拆开一包暖贴,发现是黑色固体颗粒,又观察到如右图的说明,并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了暖贴的发热原理,他发现暖贴中的吸水树脂和蛭石粉不溶解于水、也不与常见的酸碱盐反应.由此作出了发热成分是铁粉的猜测.
袋内物质:铁粉、碳粉、氯化钠、蛭石粉、吸水树脂(主要成分化学式: ). |
7.下列暖贴中各成分所属的物质类别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物质 |
吸水树脂 |
碳粉 |
氯化钠 |
袋内物质 |
类别 |
氧化物 |
有机物 |
盐 |
化合物 |
A.A B.B C.C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