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的学科性质和社会功能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观察当中学会观察,在思考当中学会思考,在创造当中学会创造,科学学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都要在科学课教学实践中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观察和思考方法,习得创造和实践的能力,获得科学精神、品格的陶冶,终身受用无穷。这比单纯记住知识要点和所谓的参考答案要好得多。科学课程改革所需要的,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关注的重点从教师的“教”的过程逐渐地转移到学生的“学”的过程上来。这个过程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喜欢的形式或情景为载体,以积累感悟、实践创新为原则。
《科学》学生课本基本上每课都有许多活动或实验。我每次课都尽可能地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亲手实验中得出结论。
《观察蜗牛》是学生第一次做动物实验。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记着当我第一次跟同学们提到我们要养蜗牛后,许多同学就常常追着问我“什么时候我们养蜗牛啊?”还有同学一看见我就开心地说:“我要养蜗牛!”可见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很强烈的。课前养蜗牛是我的一大设计特色。而且我不是让同学们单纯地养蜗牛,而是提醒他们要用心观察蜗牛的行为,如有疑问还可以上网或阅读书籍查找答案。对于同学们课下向我提出的疑问,我也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让他们自己先查查。于是就有同学在上《观察蜗牛》课之前,向我报告自己的发现。蜗牛可以入药,还可以食用。有同学问我,“我这只蜗牛是公的还是母的,能给我一只公的一只母的吗?我要孵出小蜗牛。”于是我告诉他们,蜗牛是雌雄同体的。同学们于是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但限于他们的观察水平,他们的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也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现象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观察蜗牛》这节课中,我没有告诉学生哪一步该做什么,而是让他们针对问题自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这种“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进行探究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现实,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给蜗牛设计一个家,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学习中都体验到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故意将问题留给学生,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究。学生观察到蜗牛向土里钻,我就反问学生“蜗牛为什么向土里钻?”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我并没有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鼓励同学“有道理”“可以验证你的猜想”,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行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在观察蜗牛的呼吸孔时,我请发现呼吸孔的同学作经验传授,而不只是把书上的图片打在荧幕上。在同学们探究“蜗牛有无听觉”时,问学生书中为什么强调“半米外拍手”,指出这是为了排除气流的干扰。提到蜗牛用什么吃食物时,及时更正同学的说法,是“用口吃”不是“用嘴巴吃”。讲到从蜗牛的食性看蜗牛对农作物有害,我顺便提到“我们能否看见蜗牛就抓了弄死啊?” 强调“蜗牛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教学过程,使学生不只学到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科学精神、品格的陶冶,终身受用无穷。这比单纯记住知识要点和所谓的参考答案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