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理性思考
衢州市兴华中学 浙江衢州 舒有花 324000
[摘要] 随着多媒体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其中诸多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并作了思考。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多媒体运用 思考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取代的。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及时反馈师生的互动信息。其次多媒体教学使科学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多媒体教学在科学课堂中已被广泛地使用。一线科学教师普遍体会到多媒体教学成功的乐趣。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我们的教师越来越依赖多媒体,其中的问题也逐渐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初一科学《观察蜗牛》教学案例实施中,我尝试在两个班级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下面分别是运用多媒体和未运用多媒体的教学片断。
运用多媒体 |
未运用多媒体 |
教学片段 |
学生反应 |
教学片段 |
学生反应 |
引入:播放一段《走进自然》的动画,引到蜗牛的生活画面。
探究过程:
1、 根据画面说一说蜗牛的结构,并填入表格。
2、 播放录象:蜗牛有哪几种感觉的探究活动过程的实录。
3、 小组讨论互动交流。
4、 得出结论。(课件展示) |
学生观察的很认真,能积极的参与小组讨论互动交流当中。但感性认识很差。 |
引入:学生将自备饲养箱中的蜗牛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蜗牛的活动。
探究过程:
1、 小组活动: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结构,并填入表格。
2、 设计实验:探究蜗牛有哪几种感觉?
3、 互动交流,选取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4、 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
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小组合作主动。活动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很多学生将这一节课的前后活动过程描写的栩栩如生,因此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好评。
|
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结合近十几年的科学教学实践,我觉得多媒体教学的确对科学教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总觉得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促使我对此深入的反思。
一、教育者在认识上的误区-------多媒体教学唯一化
现在,很多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依赖于多媒体,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认为只要用了多媒体,教学中就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学生就能掌握知识。学校领导也相当重视多媒体的运用,还专门安排学生登记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情况。有些学校的考核制度中,根据教师使用多媒体的多少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在优质课、观摩课、公开课的评比活动中,学校往往推选多媒体课件制作优秀的教师登台,没有课件的课根本不能亮相,也得不到评委的认可。备课中,执教者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画、幻灯片、录象等轮番上阵,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课堂中,教师更多的是关心课件放到哪一环节,至于学生是否配合,知识点是否落实到位,学生有没有消化,教师根本无暇顾及;评委们发言中,谈得最多的是执教者的课件制作如何的精美,或者课件中教学内容与课件动态的展示结合如何完美流畅。从学校领导、教研员到一线教师,片面追求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成了教学中的“独媒体”。多媒体课件更是执教者参加“赛课”的必备筹码,这一辅助的教学方法摇身一变成了教师教学成功、成名的重要法宝。
反思: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辅助地位
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是科学教师的得力助手。一堂好的课不在于有没有使用多媒体,如果能用别的手段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该用别的教学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只是要表达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思考: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引领师生的互动交流进而迸发出知识的火花;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谐地衔接起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促进学生个体的能力发展。实践证明只有让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才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才能有创造性的生成。否则,就是浪费教师在课件制作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误区------多媒体课件教案化
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文字、声音、图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动态地展示科学中的自然现象和实验探究。记得在准备《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开课时,我校教师专门请电脑高手根据教学内容及他的教学设计思路制作了课件。课件中形象地表示叶片中二氧化碳、水、氧气的进出,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画面新颖,声形并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小结等应有尽有,多媒体课件教案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看得眼花缭乱,课堂热热闹闹,课堂评价良好。但是,从课后作业反馈看,学生对这一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并不理想。
反思:课件制作要精炼、简洁,注重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
多媒体课件教案化,即一个课件就象一个完整的电子教案,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这样的教学课件的内容设计越细致,可能对教学的制约性越强。在课堂教学中,内容繁杂的课件,只能使教师过多地关心课件的展示效果,而学生则过多地关注画面,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科学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因此课件的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不能繁琐,更不能花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形式不可牵强附会,呈现信息的容量要适当,以免偏离教学目标。在多媒体课件编辑合成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件制作中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真正让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多媒体课件使用中的误区----.-----实验、板书课件化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些科学教师力求方便,把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搬上了银幕,实验操作程序和实验结果都设计的无比完美,展示的都是成功的实验。教师利用这些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是充当了“讲实验,讲过程”的角色。教师关注的是课件的内容播放到哪里了,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反馈,更不用说师生间的互动和生生间的合作学习。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在大部分科学教师的意识中,黑板已经在不经意中被淡漠了。黑板上没几个字,所有的知识要点都安排在课件中,形成了“一台电脑,一张嘴”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有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似乎手忙脚乱的切换、点击等等操作,无非是展示一些知识要点,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随堂板书这些内容。课件中的板书,由于播放过快,学生往往看得眼花缭乱,连笔记都来不及记。学生对其印象不深,很难及时接受所传递的课堂信息,根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黑板,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在多媒体教学中,出现了“看实验,讲实验,讲过程,看结果”的怪现象。学生没有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只是机械的接受,根本没有体会到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也没有探究思维和想象的拓展空间。其实,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交互动态的发展过程,更关注的是人与人间的情感交流。而没有实验、没有科学体验的学习又怎么能使学生完整地形成科学的概念、掌握科学的规律呢?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的运用,忽视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和启发,那么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科学教师要极力倡导实验课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开设的都要向学生开放,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尚未使用之前,教师都非常重视黑板这一主阵地,因为板书的设计也是一门艺术,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我觉得,多媒体课件中预设的板书机械的呈现,还不如教师在黑板上一边分析讲解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从而增加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切不可忽视黑板的作用。
四、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误区---------------机械化的灌输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有些科学教师怕操作失误,为求方便,将课件设计成流水线式的结构,将所有的问题都预设完整。上课时,教师只需点点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机械的“播放”下去。教师的讲解就好象电影的旁白。教学时,教师对课件的程序了如指掌,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既定教学内容的呈现流程上来。教师受课件的限制难以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课堂气氛沉闷,最终还是满堂灌,只是由原始的“人灌”到先进的“机灌”。
反思: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
我们一直批评“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导致机械的灌输。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该利用多媒体课件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的调整,动态的发展。滥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实质上又演变成了“以多媒体加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它更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课堂的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科学教师重新审视科学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多媒体机械、僵化的教学转变成开放、生动的教学。其实,在科学教学的引入、探究、归纳等各个环节,教师都可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如在引课时创设情境,建立更为丰富、具体直观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教学小结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保持一致性。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教育者认清当前多媒体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误区,教师应尽快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冷静理性地思考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择其益者而从之,择其弊者而弃之。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人机的关系,变单一的教学为多元的教学,单向性传递为多向性传递,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现象,理解科学的内在变化规律。教师只有把多媒体教学跟其他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使科学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特点,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个人简介:舒有花 出生年月1968。01。05 女 汉 中学一级 物理本科
工作单位 浙江省衢州市兴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