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体备课的思考
焦宏良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成了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提倡集体备课,作为课改前沿的科学科,更应实行集体备课,在此,我把我们科学科集体备课的感想总结一下:
一、集体备课的形式
1、备课组教师就感到困惑的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一定共识,我们一开始的备课就是这种形式,但我认为这仅是集体备课的雏形。
2、在规定的时间内,组内教师共同研究某一章节、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形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各人分头编制教案,分别实施教学,这样的形式我们也经历过。
3、同上,但事先分工布置任务,各人对即将讨论的内容预作钻研,且各有侧重,而后各人就重点准备的内容作主要发言,他人补充,再制定教案,汇总后分发,每人则有了几个课时的教案。
4、形成科学的集体备课的流程:
①自研教材:备课组的每位老师事先对相关章节、单元的全部内容认真钻研,然后根据分工对主备内容重点思考,写出发言稿;
②集体研讨:各人作重点发言,大家补充、讨论、修正,在本专业教师的点拨下,形成最佳课时方案;
③分工主备:在形成最佳方案的基础上,各人就自己主备的内容写出详细教案(但教案上留有一定空白),分发给大家;使每人持有一套单元教案;
④修改施教:执教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情况,在空白处对统一教案作一定修改,成为自己的课时教案,然后施教;
⑤二次备课:施教后写下教后记,备课组安排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提高下一次集体备课质量以及各人的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无庸讳言,我们认为集体备课特别是第4种备课形式,费时会多一些,但时间主要是用在“磨刀”上,由于分工主备,一位老师只要承担部分书写教案的任务,反过来又节省了机械抄写的时间,因此,个人用于备课的总时间不会增加很多,但效果比个体劳动好得多。
二、科学的集体备课的好处
但是据我所知,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以第1、2种为多,第3种特别是第4种为数很少,究其原因,既有组织安排上的问题,也有观念认识上的原因。我们说,提倡集体备课,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为了追求效果。因为集体备课至少有以下几点主要好处:
1、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特别是我们所教的科学课,不少人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还有专业上的知识缺陷。如何理解新课程、把握新教材、实施新教法,心中常感惴惴不安,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有时甚至会出现知识错误。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我们科学科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2、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教的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而这变化仅靠个人的努力,有时是很艰难而痛苦的。所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钻研的三结合,自然而然地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之路。集体备课正体现了这种三结合,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4、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而目前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应该也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否则易流于假、大、空。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
三、集体备课的组织安排
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还应该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安排上:我们根据科学科的特点,安排好集体备课的时间,一般每周一次,每次约二课时。老师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学生活动等集中进行研讨。集体备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提高过程,因此,我们从组织、参与、实施各项工作,都有充分的准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