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科学网——>新课标科学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神奇的耳穴诊疗法         
神奇的耳穴诊疗法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578 | 更新时间:2005/3/2 | 文章录入:admin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一、耳穴的全息诊断治疗作用

    耳不仅是听觉器官,而且与人体各部,包括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五脏六腑及肢体的生物信息汇聚于耳,在耳郭上均有相对应分布位置。脏腑信息在耳穴上的分布规律如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面部朝下(在耳垂部)、臀部及下肢在上、内脏在中(耳腔内),如图1所示。

    根据耳穴与人体信息的对应关系,我国医学家创立了耳穴诊疗法。现在通过耳穴诊治的病症达100多种,如急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胆结石、胆囊炎、慢性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失眠、癔症、头痛、颈椎病、腰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牙痛、近视、慢性鼻炎、耳鸣、咽炎、目赤肿痛、慢性肾炎、尿频、急性扭挫伤、荨麻疹、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征候群等。耳穴诊疗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不失为一种优秀的自我保健方法。

1、耳穴图解

    耳穴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近几十年来,由于耳针疗法在国内外得到普遍推广应用,耳穴的数目增加到几百个。近年来,国内耳针专家经过多次讨论,筛选归纳,制定了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图2)。图3为心、肝、脾、肺、肾在耳上的对应部位。

2、耳穴诊病

    当人体脏腑器官或躯体发生病变时,在耳郭上相应的部位(穴位)常常出现相应的阳性反应点,如变色、变形、脱屑、结节、压痛及电阻变低等,根据这些阳性反应点出现的部位及性质,可以推断某脏腑器官或躯体病变,作为辅助诊断的方法,这就是“耳穴诊病”。有一食管癌病人,在某医院按胃病治疗2个多月,服中药数十剂而不见效,我们在为他治疗时观察到在其耳穴食管穴区有一暗灰色的结节,于是建议他尽快作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已是食管痛晚期,虽经手术亦未能换救其生命。

二、耳穴诊病的方法

    耳穴诊病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望诊法

    即在较充足的光线下(最好是自然光线)仔细观察耳郭上各个穴区有无变色、变形、丘疹、脱屑以及血管充盈等现象。其中以变色最为常见,如红晕、暗虹、暗灰、苍白等。变色的特点是压之褪色,同时出现疼痛,如用探棒按压不褪色,也无痛感者多为假阳性(如色素沉着等)。变色多见于胃肠道疾病、妇科病、关节炎、心脏病等。变形的表现有结节状隆起、凹陷、皱褶等,多见于慢性病,如颈椎或腰椎骨质增生、肝硬化、肺结核以及肿瘤等。脱屑是指耳穴区出现白色糖皮样脱屑。血管变化则多为细小血管的充盈、扩张、弯曲等形态的改变。

2、压痛法

    用特制的探棒或火柴头均匀的探压各耳穴区,让病人注意比较各点的疼痛程度,找出疼痛最明显地点,即为阳性反应点。按压时各点的停留时间及按压力量要均匀一致,阳性反应点往往表示相应的脏器有病变发生。(图3)

3、电测法

    当人体发生病变时,在耳郭上的相应穴区会出现电阻降低的点,又称为“良导点”,用耳穴探测仪在耳郭上测出良导点,根据其出现的部位,可以推断相应器官的病变。

    以上3种方法可以结合应用,并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三、耳穴治疗

    利用耳穴治疗疾病的刺激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最常用的贴压法、埋针法、按摩法等。

1、贴压法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贴压王不留行籽(中药店有售),先将王不留行籽洗净晾干备用,贴压时将胶布剪成0.6厘米X0.6厘米的小方块,将王不留行籽贴在胶布上,再将胶布和药籽一起贴压在选好的耳穴上,按压数次使病人感觉疼痛为度,贴压后病人可每日自行按压数次,3~5日更换1次。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无副作用、不易引起耳软骨炎、对年老体弱及怕痛的病人均可使用。但要注意在贴压前耳郭应常规消毒,耳穴有炎症、冻疮或皮肤破损等不宜使用。

2、埋针法

    即将环形皮内针(如图钉形状)刺入耳穴,再用胶布贴住,操作时也可先将皮内针贴在小块胶布中央,再将胶布与针一起对准选好的耳穴将针刺入。适度按压令产生疼痛感即可。应用这种方法时,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留针时间不宜太长,一般2~3 日即应揭去胶布和针,换穴或换另一侧耳穴再粘。

3、按摩法或指压法

    按摩可用两手握空拳,拇、示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摩,直至两耳充血发热,亦可同时提捏耳垂2—3分钟。这种方法多用于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并有补益肾气、养生保健之作用。

    指压法是用拇、示指的指尖部捏掐所选耳穴,使微觉疼痛、耳郭发热,每次数分钟,每日3~4次。

    此外,还有毫针刺法、放血法、水针法、磁疗法等,这里不再介绍。

四、常见疾病治疗的选用耳穴

    现将几种常见疾病的选用耳穴举例如下。

    失眠:神门、皮质下、枕、心、肾、垂前。

    头痛:神门、皮质下、枕、颞、额(根据疼痛部位选相应穴)、肝、胆、肾等。

    高血压:肝、胆、肾、皮质下、角窝上、交感、心、降压沟。

    冠心病:心、小肠、交感、胸,神门、皮质下。

    慢性胃炎、溃疡病:胃、十二指肠、交感、皮质下、肝、脾。

    腹泻:大小肠、交感、胃、脾、肝肾。

    胆结石:肝、胆、十二指肠、交感、内分泌。

    更年期征候群:子宫、交感、神门、内分泌、肝、肾、皮质下。

    腰腿痛:腰骶椎、肾、神门、坐骨神经,髋、膝等。

    眼病:眼、目l、目2、肝、肾、心。

五、耳穴贴砂疗法

    取直径0.15~0.2cm大小之砂粒(以浑圆光洁,无棱刺者佳),淘洗于净,凉于备用。治疗时穴位作常规消毒,取砂粒1枚,粘于0.5cmXO.5cm见方的胶布中央,然后把砂粒准确地按压在所选定的穴位上并固定之,嘱病人每日按压穴位6~8次,手法的轻重以疾病的虚实而定。5日为1个疗程,满1个疗程后取下砂粒,如需继续治疗,休息1日再进行下1个疗程。

    准确地选择穴位,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故一定要掌握好。现一般用3种方法。

1、根据症状选穴

    人生病时,总有一些外在表现症状和自我感觉症状,如咳嗽、疼痛、失眠、心慌等。根据不同的症状判断出相应的病变脏腑,再选用相应的穴位。如咳嗽多与肺、气管有关;失眠多与心、脑、内分泌有关;心慌多与心、胆有关。选穴时应分别考虑到肺穴、支气管穴、心穴、脑穴、内分泌穴及胆穴等。

2、寻找敏感点(阿是穴)

    将病人的耳部置于光线充足之处,轻轻翻转耳郭,仔细查看耳郭表皮有无异常。常见的异常表现是起红色五疹和呈糠皮样脱屑。用探针按压之。往往呈灼痛、刺痛状,痛势较为剧烈。

3、合理选用配穴

    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不仅要针对症状选穴,更要针对病因选穴。如肾不纳气之哮喘,不仅要选用肺、支气管、平喘等穴,还要选择肾上腺等穴。脏腑的疾患,还可用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规律指导选穴,即不仅考虑本脏,还要考虑到母脏和子脏。根据疾病的虚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所谓补法,指按压手法轻缓,刺激柔和;泻法指按压强劲有力,刺激烈。

   

欢迎大家上传原创资料,每上传一份试卷(有答案)可得至少660点~990点(或以上)的点数(1:6~1:9),其它文章每份可得330~550左右的点数,若不会上传,请发至邮箱:sweid@163.com(并写上您在“自由交流区”中的用户名,以便加点)。

   
   
郑重声明:本站提供的教学交流平台,其所有资料均由广大教师或网友上传的,而非工作人员从它处网站收集而来。请不愿将自己作品共享的老师自己做好版权维护工作,防止自己作品落入他人之手,如发生版权纠纷,在能够认定该作品版权的情况下,本站将会积极配合版权维护工作,希望大家的支持。
 

上一篇文章:耳朵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下一篇文章:观耳知病法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编辑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4届九…[722]
 2014年第一次模拟试卷(到第…[693]
 2013年下半年初中科学九年…[620]
 乌牛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620]
 七年级上科学提高训练1-5相…[679]
 
 2014杭州中考复习会议化学…[820]
 2014杭州中考复习会议生物…[614]
 2014杭州中考复习暨名师展…[651]
 2013年春季浙教版初中科学…[2100]
 2012年秋季浙教版初中科学…[2260]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