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 ②珊瑚礁 ③蘑菇 ④智能机器人 ⑤卫星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⑤
2.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
A.植物的开花现象 B.地震 C.经济运行规律 D.雨后的彩虹
3. 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被化学试剂灼伤时,应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B. 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中
C. 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
D. 实验中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而着火时,马上用水浇灭
4.关于“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零刻度 ” B.测量的精确值都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
C. 刻度线都是均匀的 D.都是量程越小的工具,精确度越高
5.某小组在探究“蜗牛的运动 ”中,作出的假设是: 蜗牛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
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 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蒸馏水时,只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这与马铃
薯细胞中的哪一结构的功能有关(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上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小于15mL B.肯定大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8.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描述从“天圆地方 ”到地球是个“球体”,而后证明地球是个“椭球体 ”,
到近代人们对地球精密测量后发现地球是个“梨形体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地球的自身形状在不断地变化
C.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 D.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在不断提高的
9.大豆、水稻、小麦是我国的主要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