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王老师《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探究课
实验中学初二备课组 陈小芳
本节课的目的是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题,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课题.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教学就是科学探究过程的简单再现,教学中引导学生与科学亲密接触,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深入地“做中学”;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实事求是、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根据探究课的特点,结合王老师的课,本人谈几点肤浅体会:
1.开放、多层面的活动内容及网状、立体形的思维空间,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本节课中,王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活动中产生问题,从而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然后再从实验或实验结果中产生问题,再设计实验,再去探究。这种探究,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更大,更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学习;更能体现尊重学生,因材施学,给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权。
学习状态是网状的,向四周辐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联想到许多生活问题,会碰到许多学习困难,思维是三维拓展的,这比教师事先备课所框定的范围要大得多,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动态的课堂设计,是对学生思维的极大张扬
王老师一节课中让学生完成了七个具有实效性的实验,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脑、手、口、眼、耳等感觉器官都动起来,和思维器官一起参与学习,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相互间的思维开拓也是无形的、不可忽视的,所谓“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学生在相互争论中知识得以互补。
本节中王老师还注重创设科学情景,每个实验间衔接自然,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的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3.探究活动完整的再现了科学研究过程,展示了科学家的思想
本节中王老师让学生在探究中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再到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讨论,排除实验中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艰辛、科学结论的来之不易。设计的七个课堂实验,环环相扣,前后连结恰到好处,同时渗透“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思路,让学生通过实验,对科学家欧姆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总之,王老师的这堂探究课上得非常成功,我本人非常佩服王老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但对于探究课,本人觉得值得商榷和研究的是:
1.探究课在指向科学本质方面如何能做得更到位一点?知识如何更落实一点?如本节课中对欧姆定律本身的理解,是否是一个欠缺?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弱点,也是我们今后对探究课课题研究的方向。
2.探究课在合作与交流得出结论后,可否多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反思。如本节课中让学生反思一下实验过程、三个物理量间正、反比关系及欧姆定律推出过程,这样是否更有利于对欧姆定律知识的落实?
请各位专家指点
【课后反思】:
1探究活动中如何更好地落实知识点?本节课主要围绕着欧姆定律得出来进行探究活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欧姆定律的内涵、外延、公式本身的意义、三个量间关系等叙述较少,所以课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因此课内探究活动要针对主题来进行,要有的放矢。
2.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探究活动中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有的班级中的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观察很仔细,也就是说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动手能力强,那么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尽情发挥,并且也达到了互帮互学的目的,而有的班级的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弱,那么课的“预期”效果就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今后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
3。通过教学发现课堂时间比较紧张。要解决时间的矛盾如果老师在课前根据探究活动的内容、要求,进行具体的分工,可大大节约课堂时间
【备课组内讨论反馈】
王老师:(评90分)(1)课件制作精美,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真正意义的整合,是本节课的闪光点
(2)教师语言、教态自然。但如何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自学及讨论?有待商榷。
赵老师:(评89分)课堂驾驶能力较好,网络课件有丰富的资源。
诸老师(评91分):本节课讲授太少,而用于实验时间太多,不利于对欧姆定律本身意义的理解,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推导。在处理时间上两个实验应有所侧重。
陈老师(评91分):教学设计较为新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操作能力,但课堂安排让学生动脑思考余地不大
宋老师(评89分):教学思路清晰,掌握也较到位。但学生的疑和动必须建立在充分的预习和思考的基础上,而课堂上显现的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没有摆脱被动“吸收”的状态。教法的改进需要学法的改进与其配合。才能卓有成效。
任老师: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对探究问题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则时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所以课堂教学环节还可再严密些,也就是要把握好引导的“度”,对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