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科学网——>新课标科学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281 | 更新时间:2006/3/6 | 文章录入:admin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生物有机体大约由4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硫、磷是最主要的元素,它们都来源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和生物群落。

  生产者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给消费者消耗;消费者产生的废弃物及生产者的残体被分解者消化,又转化为无机物,返回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

  地球上无数个这样的物质循环,汇合成生物圈的总的物质循环。以生物圈的碳循环为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取走,合成碳水化合物贮存在体内,食草和食肉动物再分别通过食物链吸收这种营养物质。动物的呼吸和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又将碳以二氧化碳形式排入大气。未经完全分解的有机残体埋在地下,堆积在海底,转化成煤、石油和天然气,人类开采化石燃料,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也向大气排入大量二氧化碳。

  象碳一样,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流动。物质循环的顺利进行使生态系统的各部分协调一致,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人类大规模干扰,物质循环不能畅通进行,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生态失调。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将大量的矿产从地下开采出来,并且人工创造了一些自然环境中本来不存在的物质,使物质循环受到空前影响,某些物质在局部富集或缺乏,产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环境效应。比如,人们大量燃烧石油、煤等燃料,加上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就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大气中二氧化碳聚积在近地表上空,像温室的隔膜一样,阻止地面热量向外层空间散失,产生温室效应。有人估计,如果按目前的速度继续燃烧化石燃料的话,到2050年,全世界的平均气温将要升高3℃,后果不堪设想。
   

欢迎大家上传原创资料,每上传一份试卷(有答案)可得至少660点~990点(或以上)的点数(1:6~1:9),其它文章每份可得330~550左右的点数,若不会上传,请发至邮箱:sweid@163.com(并写上您在“自由交流区”中的用户名,以便加点)。

   
   
郑重声明:本站提供的教学交流平台,其所有资料均由广大教师或网友上传的,而非工作人员从它处网站收集而来。请不愿将自己作品共享的老师自己做好版权维护工作,防止自己作品落入他人之手,如发生版权纠纷,在能够认定该作品版权的情况下,本站将会积极配合版权维护工作,希望大家的支持。
 

上一篇文章:人类与自然环境
下一篇文章:当前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编辑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4届九…[721]
 2014年第一次模拟试卷(到第…[692]
 2013年下半年初中科学九年…[620]
 乌牛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620]
 七年级上科学提高训练1-5相…[679]
 
 2014杭州中考复习会议化学…[820]
 2014杭州中考复习会议生物…[614]
 2014杭州中考复习暨名师展…[651]
 2013年春季浙教版初中科学…[2100]
 2012年秋季浙教版初中科学…[2260]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