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2章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都知道生物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为了适应环境有各种不同表现。
2、学生复习使用温度计,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3、初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含义
能力目标:
1、 学生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 学生能设计实验方案,学会控制实验条件。学生会观察实验并进行记录。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学生具有实证意识。
2、通过小组共同合作实验,学生具有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3、 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培养一盆直立生长的豆苗和向光弯曲生长的豆苗
2、4人小组为单位准备一盒干沙子或一盒湿泥土,三支温度计,红外线灯,秒表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并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
教学难点:
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 1、出示两盆豆苗
(一盆直立生长,一盆
弯曲生长)
2、说明弯曲生长的豆苗
的培育过程,出示培育的
装置。
3、植物为什么要向光生长 |
1、观察、比较两盆豆苗的生长状况
2、猜测弯曲生长豆苗的培
育过程
3、分析培育装置的特点
4、思考后得出结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
从问题的情景始课,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切入口,从问题情景开始,互动过程容易建立。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提出后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猜测性的解答,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的一个个提出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1、放映江南蝎子的
生活片段及沙漠中蝎子的
生活片段
1、 引导学生:探究沙漠中
温度的变化情况
2、 对学生设计的实验进
行简要的评价,必要时进
行一定的指导。
|
1、 比较他们的生活方式的
不同
2、 提出疑问:为什么会不
同?
3、 学生进行假设
4、 设计实验:探究沙漠中
温度的变化情况
(1)、4人小组讨论
a、实验所需的器材。
b、实验可测哪些温度、为
什么测、怎么测?
c、用什么方式记录实验数
据?
(2)、小组代表发言。
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选
出最佳方案。
5、4人小组分工合作进行
实验。
6、对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
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7、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分
析为什么沙漠中蝎子要具
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8、得出结论:蝎子对环境的适应。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进入要当科学家的心理状态,从而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互相帮助、协同配合和团队精神。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评价态度。
互相帮助、协同配合和团队精神
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培养分析数据能力 |
(三)1、通过多媒体放
映动物的保护色、拟态。
|
1、 分析:动物为什么要进
行伪装?
2、思考后得出结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学生在观察现象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小结:
1、 举例:生物适应环境
2、教师通过举例补充: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最后请学生总结:植物的向光生长,白天,蝎子在沙里藏身以及动物的伪装都是对环境的适应。说明,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要适应环境。 |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
(五)、自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现在学习的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什么的多样性?
2、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4、什么叫自然保护区?为什么要设立自然保护区?
5、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学生进行自学后,可在组内讨论并回答提出的问题,小组竞赛,评出优胜小组 |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
总结:
地球上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着环境,形成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呼吁“善待生命,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
|
|
|
|
作业:
根据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制作一株形状特异的盆景。
要求:1、简单列举自己制作过程中需要的材料;
2、简单介绍制作过程。
3、期末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
从课堂走向生活,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一、生物要适应环境
1、植物要向光生长
2、白天,蝎子在沙里藏身
3、动物的伪装
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 “种”的多样性
2、自然保护区
教学巩固:
选择一种你熟悉或喜欢的生物,看看他们是否适应环境,他们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课前课后测试及分析
课前测试卷
关于生物的适应性,
我知道…… |
|
关于生物的适应性,
我还想知道…… |
|
生物的适应性在生
活中的例子很多,
例如…… |
|
[设计意图]: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节省一些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课后测验卷: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还不太清楚。
3、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
4、 在这节课中,我对自己的表现 (填:很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
[设计意图]:
通过课后测试卷,教师能较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反思:
对于生物的适应性仅仅讲到适应是不够的,还必须提到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对于初一同学,可能可以试试动手设计表格;课堂中可以多放映一些有关生物适应性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