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适应性》教学设计
临海外国语学校 汪小三
教学构思: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两个探究实验来讨论不同的生物是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使学生初步建立生物适应性的观点,为生物适应性造成多样性打下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意见的交换者”和科学探究的“参与者”,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多问,注意表达能力的培养,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劳动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快乐。本节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探究唤起学生潜在的认识、相互交流等活动,领悟生物对环境的普遍适应性,及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生物适应的相对性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互动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现在天气变凉了,你们衣服有什么变化吗?引出课题:生物的适应性
师:如果在炎热的夏天要出去玩,选择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好呢?(指明中午炎热人有点不能适应)那动物又不能穿衣他们怎么避寒呢?
二、创设情景,引起探究
多媒体展示两张中午的沙漠和傍晚的沙漠图片,对比引出晰蜴中午为什么躲在沙里?
生:沙表面的温度高些。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可以做实验
师:用什么去做?
师:你会使用温度计吗?
(学生回答测温度的基本方法)
(教师介绍基本的实验工具:一组干沙、一组湿沙、统一时间,台灯的作用)
师:你准备怎样去做呢?
学生A:先用温度计测出沙表面的温度,再测出沙深处的温度。
师:你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生A:这样比较就可以知道哪里的温度高。
师: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生B:……
师:做之前还有一个问题,为了更好的得出结论,你们的数据怎么记录呢?学生设计表格,教师巡视后多媒体投影两种代表性的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分工合作,用时5分钟,开始按照自己的方案收集数据。
5分钟后,学生报告实验结果。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投影分析:深沙里的温度低。
师:有不同的结论吗?
师:你们觉得晰蜴的这种行为对它有什么好处?
过渡: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吗?
学生举例说明:变色龙、青蛙、鱼、蝗虫等。
师:它们在其生活的环境中你容易发现它们吗?
生:不容易。
师:如果我们将青色的蝗虫和褐色的蝗虫都放到绿色的草地上,你认为这
两种蝗虫哪种更适合周围绿色的环境?
生:青色蝗虫。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三、创设情景二
展示拟态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去认。
师:这些小动物都有个共同点,不仔细看都以为是别的物体。
师:它们的这种特征有何作用?
展示警戒色的动物图片。
师:刚才具有保护色,拟态的小动物都使自己不易被发现,但这些小动物怕别的动物发现不了,具有鲜艳的体色,有何好处呢?
生:它们都有毒,让别的动物一见就害怕。
总结: 1、动物的行为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动物的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3、植物的向光性等
动物要生存都必须与它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只是适应的方式不同而已,那植物呢?
讨论:你知道植物有哪些特征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
学生举例:向光性、叶镶嵌、叶变态等
探究活动二: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是向光生长的?
讨论1: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展示一幅被砍伐森林的图片,让学生A描述小鸟以前的生活场景,学生B描述现在的生活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生物的适应性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