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设计意图】:学会使用地球仪和地图是学习地球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球学习的兴趣和方向感,但是上这节课还要考虑到社会书上已经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要综合考虑社会和科学知识的异同。这节课要突出少讲多演示多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指导学生从不同侧面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
2、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
3、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
4、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方法与过程】资料的收集和课件的制作。教学拓展——环球旅行,更好的认识地球仪。
绘制学校的平面图,也可以让学生绘制家里的平面图,以及自己家附近环境的平面图,强调地图的三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通过观察学习科学的成功喜悦
2、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的认识学生比较容易搞混,尤其是东西半球,东经西经的划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强调。
地图的比例尺和地图的方向也有难度,大小比例尺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说明。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复习引入:我们学习了地球仪之后,知道了确定了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呢?
讲述:但是在生活中,要找地球上的一个位置,用地球仪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用到地图。 |
学生回答:经纬线确定位置。 |
复习中引入,在比较地球仪和地图中开始地图的学习。 |
提问:地图的定义?
(1)怎么样把球面上的信息准确地体现到平面上去?
投影法(课件演示)世界地图的投影过程。
(2)从世界地图——中国——浙江——宁波——北仑——新契
让学生从大到小认识地图,对地图有一定的感觉。
(3)那怎么来看这些地图呢?看地图要注意什么呢?
|
学生思考,认真听课。
学生回答:注意地图的三要素。 |
简单的对地图的原理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来对地图进行学习。逐步引出地图的三要素。 |
2、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
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提问:比例尺都有哪些类型?
提问:如何划分大小比例尺呢?
补充说明: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
讲述:(2)方向
定义:表示地图上的方向
提问: 判断方向的方法都有哪些?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补充说明和讲述自然界其他定向法:
根据太阳和钟表的方向;
树冠和树轮定向(用课件演示)
地形和地物定向; 北极星定向。
讲述(3)图例
定义: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方名称和位置。
提问:地图都有哪些类型类型?根据功能来划分。
(通过课件介绍,简单介绍其应用)
|
学生回答,认真思考。
学生回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直线式)
学生回答:
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 1:100000(10万) 1厘米 表示 1千米以下
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 1:1000000(100万) 1厘米 表示 1万米以上
学生回答:
a 根据经纬网判断(注意经纬网是圆形的,例题说明)
b 根据指向标判断(看箭头指的方向)
c 没有上面两种,就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学生回答:
版图、政区图、旅游图、平面图、立体图、电子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
|
有关于地图三要素的学习,本来在社会书上已经进行过介绍了,因此在这里的教学比较侧重于比例尺的含义以及如何区分,突出学生能在自己学习中得出所要的答案,然后能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学以致用。这部分教学比较侧重于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 |
小结地图的内容,并布置作业,绘制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
|
对知识进行总结,同时在课后绘制地图进行巩固。 |
教学反思:
|
对地图的教学中,主要是抓住了三要素来展开学习和研究,由于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熟悉,问题不大,但是对地图的原理学生比较模糊,在教学设计中,要简单化处理。在方向的教学中,适当的补充了部分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一、地球仪的作用
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三、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依据
四、地图的含义
五、地图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