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4章 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蔗糖在水中溶解为例,了解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了解物质溶解的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变量控制法。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探究、信息搜集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2.通过小组共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的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实验材料和仪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演示蔗糖的溶解,引入课题。
2.学生随堂实验:
顺序
过程 |
实验1 |
实验2 |
问题 |
将6满药匙蔗糖放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蔗糖能完全溶解吗? |
加热或加水能使实验1中没完全溶解的蔗糖继续溶解吗? |
实验检验 |
注意:
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 |
注意:
加热的方法。 |
结论 |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
物质的溶解能力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二、探究 “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1. 提出问题:
由实验提出问题:在实验中大家为什么要用玻棒搅拌?(使溶解加快)除了搅拌可
能加快溶解的速度外,当水的量和蔗糖的量一定时,还有其他什么方法能使蔗糖溶解得更快些?
(学生:加热、蔗糖颗粒变小等)
那么,影响蔗糖溶解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根据研究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使蔗糖溶解得更快些?”
2.建立假说:
根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提出问题 |
怎样使蔗糖溶解得更快些? |
建立假说 |
猜测1:
搅拌可能会加快蔗糖的溶解 。 |
猜测2:
热水中比冷水中可能更快溶解。 |
猜测3:
颗粒变小可能会加快溶解。 |
设计实验 |
分组讨论 |
3.实验检验: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目的 |
检验搅拌是否会加快溶解。 |
检验在热水中是否比在冷水中更快溶解。 |
检验颗粒变小是否使
溶解加快。 |
条件控制 |
两杯水的体积、温度相等,蔗糖的质量、粗细相同。溶解相同时间。
|
两杯水的体积相等,
蔗糖的质量、粗细相同,都不进行搅拌。溶解相同时间。 |
两杯水的体积、温度相等,蔗糖的质量相等,都不进行搅拌。溶解相同时间。 |
学生实验 |
|
实验结论 |
|
|
|
交流评价
得出结论 |
搅拌能够加快溶解。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快溶解。颗粒变小使溶解加快。
|
指导学生填写上表,解释条件控制的重要性。(对比实验必需满足的条件)
4.交流评价:
小组汇报,对各组的研究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得出结论:
(1)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2)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快溶解。
(3)颗粒变小使溶解加快。
学生谈谈上了本课后的收获。
三、进一步的研究:
在上述探究活动中,如果水和蔗糖的质量不限定,你还能作哪些猜测,为了检验这些猜测,你应该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
《物质的溶解性》课后感
这节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有以下两点:
1.通过探究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变量控制法。
为达到以上的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两个学生随堂实验作为铺垫,通过演示蔗糖的溶解,引入两个过渡性问题:
过渡性问题一:将6满药匙蔗糖放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蔗糖能完全溶解吗?
阶段目标一:通过实验,学生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过渡性问题二:加热或加水能使实验1中没完全溶解的蔗糖继续溶解吗?
阶段目标二:通过实验,学生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精设问题:影响蔗糖溶解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根据研究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使蔗糖溶解得更快些?”
根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同时学会了合作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探究问题的思维习惯。变量控制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初一学生思考能力和注意力都有待于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我是从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的,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有时会遇到困难,教师应给以必要的帮助,允许多种答案的出现,鼓励其自圆其说,探究过程中,过程错误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难以替代的学习。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条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远比单纯地填灌知识更为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新知识的得到都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猜测、探讨、实验而产生的,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本节课在时间的把握上较难,由于较难把握学生活动的时间,受时间的限制,有些地方还不够开放。